邳州戴庄“雷锋”多——四位好人暖心故事 作者 张可春

来源:澳客比分网页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31 02:36:42

位于苏北边垂的邳州市戴庄镇,集四个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于一镇,文化渊源深厚。他们坚持把学雷。

详细介绍

产品说明

  位于苏北边垂的邳州市戴庄镇,集四个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于一镇,文化渊源深厚。他们坚持把学雷锋活动与弘扬革命先驱解慕唐的革命精神、禹王山抗战精神及古徐国的“仁义”、“诚信”精神结合起来,让雷锋精神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发扬光大并延续,见义勇为、助人为乐蔚然成风。

  宋么存出身革命家庭,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打过日本鬼子,母亲为八路军送过信,大哥宋栓存于1948年在山东淄博卧虎山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,后被追认为烈士,全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过贡献,也铸就了为国奉献的红色家风。

  宋么存常想,为国奉献,为人民服务,这是老父亲和两个哥哥留下来的精神遗产,无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,这个传家宝不能丢。那就要以雷锋为榜样,把为国奉献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。

  1972年,25岁的宋么存被招工来到徐马庄煤矿,当了一名挖煤工。他不怕苦,不怕累,一心想着多挖煤,多生产,支援国家建设。由于他工作积极,成绩突出,从挖煤工到厂办公室办事员,一干就是十年,十年的“先进个人”,十年的“优秀员”。后来当上供销科长,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,他清正廉洁地干到退休,光荣地安全着陆。

  2006年7月,宋么存带着每月758元的养老金,退休回家。闲下来的他并不感到失落,反倒认为这正是圆梦的好时候。他首先想到镇里养老院那些孤寡老人,需要有人关爱和照顾。于是,他和老伴商量,决定从退休金里每月拿出100元来,积攒到八月十五和春节两个节,专门用来给老人买东西。其实,每个节都要花去1000多元,两个节将近3000元。宋么存说:“我的养老金每年都在增加,在老人们身上多花点是应该的。”据统计,17年下来,宋么存共给养老院捐赠5万多元。

  2008年,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,宋么存没跟老伴没商量,把家里仅存的37000多元现金全部捐给了灾区,弄得家里好多天没有钱花,直到他的女儿从县城回来,发现囊中羞涩的父亲,这才知道家里的钱让他全捐献出去了。老伴知道后责怪地说:“你老宋做好事,我何时反对过?别忘了你那37000元捐款里还有我走东街串西街卖馒头、卖糖葫芦的钱呢!”老宋不好意思地赔不是说:“我就知道老伴不会反对,才这样做的。”

  毛主席说: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”。老宋关注的不仅仅是养老院的老人,村里五保户老人和孤儿是他资助的对象,只要他知道这些人家里遇到了困难,他都去及时帮助。邻居宋洪波的妻子得病,他听说后,立即让老伴送去钱,帮助救治。村里的宋迎才和90多岁的老母亲都是残疾人,不但生活困难,连户口簿都丢了。没有户口,连替他们办个低保都办不到。于是,宋么存放下家里的事,从村委会跑到镇政府,又从镇政府跑到派出所,来回跑了两年多,终于把户口簿给跑了下来。2004年宋迎才有病,没有人管,宋么存知道后,就主动脚蹬三轮车,把宋迎才送到台儿庄医院治疗,并帮助支付了医疗费。宋迎才治好病出院,宋么存又去台儿庄医院把他接回来,然后又送进养老院。

  困难群众的疾苦他关心,集体的事他更放在心上。宋么存除任镇山林防火员任务外,还义务挑起了村里的“信访调解员”、“卫生监督员”,样样工作干得都很出色。镇上每年新兵入伍时,每个新兵都有宋么存赠送的礼物。2011年村委会按照上级要求,要把村里的土路修成水泥路,垫路基需要400立方土。当宋么存得知村里取土遇到困难时,就主动提出用他家山上自留地的土。村领导说:“现在村里开支困难,拿不出钱来付这些土钱。”宋么存爽快地说:“村里修路是为大家做好事,我坚决支持,一分钱不要,你们只管拉。”当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呈现在村民们面前的时候,村民们高兴,宋么存比别人更高兴。

  2010年,宋么存被评为邳州市“巾帼文明平安和谐之星”;2011年,他的家庭被评为“徐州市平安家庭示范户”;2013年10月被评为戴庄镇“道德摸范”;2016年被推选为“最美邳州人”;2017一2022连续5年被评为戴庄镇“优秀员”;从2017年起,连续四年在人民大会堂出席“中华优秀奉献者”大会,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

  2020年初,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一下子打破了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,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和规模爆发和蔓延。宋么存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场非同小可的人民战争,作为一名老党员,关键时刻一定要挺身而出,不折不扣地落实镇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带好头,做榜样。

  戴庄镇皂树村(包括宋山陇村)位于镇中心,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,在设置检查站时,遇到缺物质、缺人手的实际困难。73岁的老党员宋么存听说后,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到,并坚定地表示:“我是员,我先上。”他看到村里资金紧张,他主动和老伴商量,到街上买来电暖气、消毒液和口罩,捐助给检查站。人手紧张,他主动要求把自己列入村组值班人员名单,他像钉子一样天天坚守在检查站,一丝不苟地排查外来人口和返乡务工人员,耐心地给村民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少扎堆,少串门,勤洗手,带口罩。他说:“这些小事情,事关大行动。”

  他看到村干部连续值班,个个累得很疲惫,很辛苦,就主动提出值夜班。正月时节,春寒料峭,村干部看到他年龄大,怕天冷受寒,想婉言拒绝,但宋么存却态度坚决:“我身体好,能挺住。疫情防控,人命关天,宁愿自己挨冻,也绝不放过一个漏洞。我们肯定要坚持到最后胜利。”

  村民们看到,从大年初四(1月28日)上岗,到3月8日疫情开始缓解,这40多个日日夜夜里,总有一位戴着红党微、红袖章和蓝口罩的老人,神情庄重地站在村口的寒风中.....

  公元2013年10月23日这天,噩耗从天而降,一下子打破了邳州市戴庄镇胡山窝村往日的祥和与宁静——年仅24岁的英俊青年胡思元,为舍已救人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!

  消息传来,不迳而走。胡思元的亲人、同学、朋友及乡亲父老,含泪痛哀,奔走相告,无不扼腕叹息:多好的同学!多好的朋友!多好的孩子啊!怎么说走就走了呢?难道这消息是真的吗?

  第一时间参与打捞的邳州公局民警经过核实鉴定:胡思元心脏停止跳动,确定无疑。

  2013年10月25日,天地同恸,邳州哀悲,近千人自发地行进在邳州城区至青岗山下殡仪馆的310国道上。车辆哀鸣,行人哭泣,为奋不顾身、会已救人而陨落的24岁生命作最后告别。当地百姓破例当地风俗为他举行庄重的葬礼,因为胡思元是用生命践行舍已救人的壮举。此刻,人们怀着敬重的心情,底头默衷中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胡思元生前的点点滴滴 一一

  最痛苦的当然是爸爸、妈妈,无论怎样宽慰,他们也没有办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。他们睁眼闭眼,眼前总是晃动着那可爱的模样。胡思元生下来就惹人喜爱,聪明活泼,总是望着大人笑。

  爸爸胡佃瑞清楚记得一一小思元刚懂事的时候,就歪着小脑袋问:爸爸,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?爸爸又惊又喜,想了半天回答道:好孩子就是说实话,有良心,做好人,做好事。小思元听后愣了半天,然会似懂非懂地点了头。

  教过他的小学老师清楚记得一一2002年,山窝村小学要在山上为在淮海战役后方医院(胡山窝村)牺牲的三位无名烈土树纪念碑,动员师生自愿捐款,当时五年级的胡思元听说后,没多考虑,回到家里背着爸爸和妈妈,把积攒多年的10元压岁线全部交到老师手里。当时的10元线,对一个孩子来说不是个小数。有的同学笑他傻,胡思元坚定地说:这钱花给烈土,值得。”

  和胡思元一起就读邳州市职业中专的 一位同学清楚记得一一当他在中专二年级时患了严重的肺炎,但因家里经济困难无钱医治,是胡思元把身上仅有的20元生活费全部拿出来给他买药。事后,明思元未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,不得不每天跑到爸爸的工地去找饭吃。

  邻居家的二奶奶清楚记得一一胡思元刚参加工作时,就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只留下生活费,把剩下的300元线全部交给了奶奶。胡思元说:爸爸和妈妈在外打工,是奶奶把他拉扯长大的,我要报答。”

  与胡思元一起工作的工友们清楚记得一一胡思元中专毕业后,在江苏三仪建筑工程公司做技术员工作,为了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,他刻苦钻研业务,,经常加班到深夜。遇到有的家中有急事,他总是愉快地顶岗。他信心满满、任劳任怨地工作着。

  谁也没有料到,就是这么一个好青年,在美丽的人生画卷刚刚打开的时候,却突然撒手人寰,消失在那个不祥的夜晚。

  那是2013年10月22日下午6时许,正在邳州市沙沟湖建筑工地忙碌的胡思元,口袋里的手机突然急促不断地响了起来!他连忙接通电话,是在扬州出差的朋友刘欢欢打来的,说他在老家邳州城区的女朋友王静,因家庭发生矛盾,一时想不开,向刘欢欢透露要自杀的念头。刘欢欢听后十分着急,便接连给家人和朋友们发出请求,千方百计制止王静轻生的行为。

  胡思元与刘欢欢是好朋友,关键时刻,这个忙一定要帮。胡思元阅讯后,二话没说,立即驾驶车辆在城区寻找。市区南面的大运河,是他锁定的主要目标。

  胡思元好不容易越过闹市区来到运河大桥上,并未发现王静的身影。当他第二次返回桥面时,猛地发现一年轻女子正翻过桥栏杆向桥下跳去。说时迟,那时快,胡思元没多想,急忙跳下车,飞步冲向前去。当他赶到王静跟前时,王静已经翻过桥栏杆向河心跳去,胡思元一把没有拽住。

  在这紧急关头,只见胡思元奋不顾身,紧随王静纵身从十几米高的桥面跳进十几深的冰冷的河水里,将王静紧紧拖住,然后挣扎出水面,奋力向岸边游去。但由于王静溺水痛苦,便死死地抱住胡思元不放,使他动坦不得,寸步难行。胡思元一边抱住王静在水里挣扎,一边向岸上求救。

  时间一分一方秒地过去,不长时间,胡思元因体力不支,两人很快沉入水里,再也没浮出水面……

  18时55分,邳州公安局运河派出的民警接到报警后,立即赶到现场,进行紧急搜救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急打捞,王静的尸体先被打捞上来。直到第二天上午10时许,才找到胡思元僵硬的尸体。

  大桥归于往常,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,但胡思元却永远离开了人间,离开了他可爱的家乡。他舍已救人,奋力一跳,让24岁的青春这里燃烧,在这里升华,在这里飞扬,在这里定格!

  胡思元的英雄壮举,有口皆碑,有文作证:2013年12月2日,胡思元被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“邳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;2015年9月22日,胡思元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“徐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;2017年8月15日,胡思元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授予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。

  2017辛9月8日,江苏省召开第十一次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,胡思元榜上有名。时任江苏省委书纪对这次会议专门作出批示:见义务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见义勇为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。见义勇为英雄人物,用舍己为人的壮举诠释了人生最美价值,用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观。号召全省人民向他们学习!

  张传峰,邳州市沂州科技公司一名普通拦焦车司机,大家称他为沉默的雷祥,是说他十几年如一日,默默地践行着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。要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新闻媒体曝光,他的先进事迹很少有人知晓。

  2019年7月1日下午2时许,熟烈日当空,天气异常炎热,张传峰在下班途中路过邳州市银杏大道黎明锦绣小区北门时,发现一群人正围着一名昏倒在地的儿童不知所措。张传峰急忙走上前去,只见孩子有10岁左右,斜躺在地上呼吸微弱,瞳孔放大。根据他十几年自学中医经验初步判断,孩子可能是中暑所至。于是,张传峰和几位热心市民将孩子抬到路旁阴凉处,找来一块塑料布搭起一个临时帐棚,然后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抢救措施。不一会,孩子有了微弱呼吸反应,张传峰稍稍松了一口气。

  这时,呼叫的救护车赶到,张传峰和众人齐心合力将孩子及时送到东大医院,经过一番急校救,孩子逐渐清醒过来。当天下午,张传峰放心不下,再一次到医院看望孩子。直到第二天上午,听到孩子完全恢复过来,他才安下心来。

  银杏融媒记者得知情况后,经过多方打听才联系上张传峰,同他一起来到东大医院监护室。孩子家长杜海巍十分激动地对记者说:“我孩子杜明宇在徐唐小学上学,放学回家的路上中暑了,多亏这位

  好大哥救了我孩子的命,我真不知道怎么来感谢才好!”张传峰只是淡淡地说:这事是我碰上了,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。”后来,张传峰听说杜明宇同学因医疗费用高,造成家庭经济困难,他再次去医院捐款1000元,帮助孩子继续完成学业。

  一石击起千层浪。张传峰的先进事迹通过邳州电视台和别的媒体报道后,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,新闻媒体接连收到一个又一个关于张传峰善行义举的信息。

  一一2011年17月,倚西村村民朱秀刚因中暑昏倒,浑身抽搐,生命垂危,张传峰抱起病人及时送到医院,救助成功。

  一一2012年16月,倚西村村民李庆伟在农田打药不辜中毒,张传峰及时把病人护送到戴庄镇卫生院,抢救成功。

  一一2013年7月,沙庄村村民郭全红在通乡河落水,张传峰跳进水中,奋力救助,落水者转危为安。

  ——2013年10月,倚西杜村民许磊,在通乡路骑车意外撞到树上休克,张传峰用车及时把病人送到官湖医院,抢救成功.。

  一一2020牟12月22日,张传峰出外办事路过戴庄镇淮海路时,发现一位老人因家庭矛盾喝农药严重中毒,为爭取抢救时间,他及时找来出租车护送到邳州中医院,老人因抢救及时,化险为夷,其家人万分感激。

  更令人感动的是,2023年8月15日,张传峰路过红旗街西侧270路口时,发现一走失老人东张西望,因天气炎热,老人身体有些虚脱,精神失常,很不安全。张传峰停下车来,先耐心地把老人搀扶到街旁安顿下来,然后在红旗中学乔子瑞同学配合下,一边给老人买来食物和矿泉水解决吃的问题,一边向相关的单位反映情况,在高温下一直呵护到天黑。后来,在戴圩街道派出所和多方一起努力下,终于在22天后帮助老人找到200公里外的山东邹城老家。老人的亲人不胜感激邳州人的大爱之心!

  截止记者发稿为止,经初步统计,仅从2010年至2022年年底,张传峰救助过的群众达20人之多。就在记者正常采访张传峰的过程中,沂州科技公司又收到来自邳州市戴庄镇禹山小学的一封感谢信:

  2023年5月19日,我校举行“身边的榜样”故事会,您单位的张传峰,受邀来我校为学生作“见义勇为”事迹报告。张传峰不仅给我校师生带来了感人肺腑的见义勇为故事,还向学校捐赠了

  80本图书,向6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捐赠了笔记本和钢笔,向我校两名孤儿房翰霆、叶俊哲各捐赠了一千元现金、一个书包和一些生

  我校师生对张传峰的捐赠表示很谢谢,他好善乐施的精神也深深感动着我们。同时很谢谢沂州科技有限公司培养工如此优秀

  张传峰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不迳而走,温暖着十里八乡。他先后被评为“2019年邳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”、“2022年最美邳州人提名奖”、受聘为邳州市唯爱公益组织公益助学代言人、2023年受到徐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与奖励。后来,他又把政府奖励的奖金悉数反馈社会困难,捐款救济全国各地地震、受灾困难群众。

  黄浦江作证:吴长永等四名“托举哥”用舍已救人的壮举,诠释人间大爱,感动了龙华,感动了徐汇,到动了整个上海。

  2015年10月22日夜8时许,紧张忙碌一天的上海龙华街道滨江小区,伴随着徐徐的江风,慢慢地平静下来,四处弥漫着详和的气氛。

  突然,机场新村14号楼传来一阵幼儿异样的减声。楼里的居民推窗发现,第四层楼的窗外有一名两岁多的可能独自在家,为寻找妈妈从防盗窗坠落,头部被卡在阳台外两根横杆之间,一面挣扎,一面哭喊,情况十分危机!

  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,围在楼下,望着吊在半空中的小孩心急万分,一时不知道怎么来是好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只见人群中闪出一个三十七八岁的男子,箭步冲上前去。他刚要顺墙往楼上爬,只听另一个小伙子大喊:“我年轻,我先上!你快上楼!”说话之间,只见那个中年男子带着几个人向楼上冲去。

  这个中年男子叫吴长永,是邳州市戴庄镇倚西村人,在上海台金兰食品公司当水电工。他平时练就了爬墙钻洞的技能,他马上想到破门入室,爭取抢救孩子的时间。吴长永和大家一起用找来的工具,砸的砸,撬的撬,争分夺秒地忙起来。

  由于房门十分坚固,忙了半天未能把门打开。情急之下,吴长永干脆用手扒。由于救人心切,用力过猛,他的右手被门板碎片划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,殷红的鲜血顿时喷流不止。大家急忙过来让他停一停,帮助包扎一下,免得伤口感染。吴长永头不抬地说:“救孩子要紧!”

  正在此时,三楼又传一阵惊呼声。原来,在三楼托举孩子的崔哥,由于托举时间过长,难以支撑下去。吳长永听到呼叫,立马转身奔向三楼,爬出阳台,用血淋淋的双手,与小崔共同托住那幼小的生命!他们站在只有8公分宽的台面上,命悬一线地咬牙坚持着,等待援兵的到来!

  30分钟后,消防队员火速赶来了。!在众多居民做好配合下,终于将小女孩成功解救。龙华小区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宁静。

  其实,吴长永早就在龙华小区居民心中种下了善良、勤劳的印象。2004年,吴长永凭着自己学到的水电工技术,只身来到上海龙华街道做水电工。不久,吴长永以忠厚、勤快赢得龙华街道领导的信任,破格安排他做机场新村小区的车棚管理员。

  吴长永到任之前,车棚管理混乱,脏乱差现象严重,还常常会出现车辆丢失现象。吴长接管后,他先从整理环境入手,把车棚内外墙壁粉刷一新,地面用洗涤剂冲刷得干干净净,又将老化的电线重新更换规整,既安全,又美观,车棚焕燃一新。

  为了强化车辆管理,征得小区领导的同意,他对进出车辆一一登记造册,存入电脑,并对每辆车都标上记号,便于识别和管理。他还自掏腰包,在车棚的四个方位上安上探头,与小区视频终端相连接,进出人员的一举一动尽在眼底,大大提出了车辆管理水平。

  平日里,吴长永在做好车辆管理的同时,还义务上门帮助居民处理水电线路问题,做到有求必应,热心服务,从不收取配件之外的好处费,受到居民广泛好评。吴长永在上海打工十余年,就是这样坚持诚实做事,低调做人,乐于奉献。就在孩子获救的第二天,新闻记者前来龙华小区采访他时,他却带着受伤的手去给居民维修电器设备去了,还是别人给记者介绍他的事迹。

  吴长远的先进事迹先后被《新民晚报》、《徐汇报》、《东方卫视》等多家媒体以申城再现托举哥为题,详细报道了吴长永等4人的先进事迹,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授于吴长永等四位“托举哥为“徐汇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光荣称号。面对荣誉,吴长永谦虚地说:“我只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。流了一点血,却救了一个孩子,值得。”

  吴长永的先进事迹传到老家邳州,乡亲们引以为豪,奔走相告。吴长永所在的戴庄镇政府专门派人到上海看望吴长永,并决定上报他为“最美邳州人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单位要动干部,你约领导吃饭,领导说“饭就不吃了,你有事直说”,你千万别说“给我压担子”,高情商这样说

  首都学习之星称号获得者+代表作《读破金瓶梅》作品多有收入大中专教材;本专栏也推荐网友原创作品

  杨澜说投资女性教育成长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杨澜分享观点:教育女孩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在教育家庭、...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Copyright © 2014-2022 澳客比分网页版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20037076号